网格无小事,服务是大事。就是这些网格员,他们在基层,化身信息“采集员”、民生“服务员”、安全“守门员”、矛盾“调解员”、政策“宣传员”,立足网格“小”事,服务民生“大”事,以“小网格”推进“大治理”,帮助群众解决一件件、一桩桩“忧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让群众感受到网格服务的“速度”与温度。
一、化身信息“采集员”,用责任织密信息网络
“您好,我是巴彦南路社区网格员,现在在排查房屋居住情况,请问您是新搬进来的租户吗?方不方便登记一下住户信息?......”这是前段时间网格员马春佳在阿吉拉小区开展“大走访”“大排查”行动时的场景。
网格员马春佳表示,她所管辖的小区临近学校,陪读的租户较多,因此现在人员的流动性很大,为了确保居民信息数据准确,定期需对辖区内的空户、租户进行信息采集。她们通过网格微信群、调查问卷、电话访问、日常入户走访,与居民谈心交心、拉家常等方式,认真收集社情民意和群众需求,建立民情信息台账,对居民反映的问题及时答疑解惑。
网格化管理是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重要抓手,而网格员又是网格化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格员的每次入户上门都是搭建巴彦南路社区基层社会治理信息网络的重要积累。
网格员积极履行信息“采集员”的责任,利用周末和晚上黄金时间,错峰上门入户开展“大走访”“大排查”行动,核查流动人员登记在册情况,及时采集、录入未登记的出租屋和流动人员信息,动态掌握辖区内流动人员、出租房屋信息,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实、无遗漏”。
二、化身安全“守门员”,以担当守护群众安全
在网格员日常巡查过程中,也肩负着安全生产排查的工作责任。在排查过程中,聚焦矛盾纠纷、安全隐患等重点内容,网格员重点对消防设施配备、疏散通道畅通、用火用电安全等方面进行细致排查。对于日常工作过程中遇到的杂物堆积、消防通道被占用、飞线充电等问题,网格员积极履行安全“守门员”的责任,发挥协调沟通作用,劝导居民清理杂物,确保消防通道畅通。同时,利用社区宣传活动、网格微信群等渠道,广泛宣传消防安全知识,提高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排查与宣传并举,预防与整治并举,提高了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营造安全和谐的良好氛围。
三、化身矛盾“调解员”,用行动解决群众难题
铁路小区有居民装修施工,产生的噪音令作为邻居的一楼居民十分困扰,一楼居民同楼上装修施工队反复沟通,建议尽量控制音量,避免扰民,但效果不佳。于是找到网格员,希望社区出面对其进行规劝,网格员来到小区查看并核实情况后,耐心同施工方协调沟通,使矛盾双方达成共识,施工方表示在保证工期的前提下,在工作时间进行施工,严禁在休息时间施工,打扰其他居民日常休息,并且会尽量控制施工声响,矛盾得以解决。
巴彦南路社区网格员积极履行矛盾“调解员”的责任,始终坚持“高效贴心服务、为民排忧解难”的原则,细心排查发现“弱信号”、用心化解纠纷矛盾、积极行动解决问题,确保矛盾纠纷及时解决,让居民的诉求有人听、有地说,变“接诉即办”为“未诉先办”,将纠纷隐患遏制在萌芽状态,控制在网格内,化解在第一线。
四、化身民生“服务员”,用真情服务广大群众
阿吉拉小区居住的邱阿姨和黄阿姨将一面写有“情系居民办实事,网格服务暖人心”的锦旗送到了巴彦南路社区,以此感谢社区网格员高艳青在日常工作中对两位老人的贴心照顾。据了解,邱阿姨和黄阿姨均为高龄独居老人,子女常年不在身边,对智能手机使用也不熟练,网格员积极履行民生“服务员”的责任,主动作为,帮办代办,为老人进行高龄认证。邱阿姨家下水管道老化,经常发生堵塞,污水外溢,老人没有办法,找到了网格员。网格员高艳青尽心尽力,即使在深夜也克服困难,来到邱阿姨家联系维修人员,疏通下水,为邱阿姨排忧解难。黄阿姨膝盖做过手术,腿脚不便,日常采购也成为问题。网格员高艳青了解到情况后,定期与老人沟通,代为跑腿,不怕远不怕累,采购生活用品和食品并亲自送到黄阿姨手里。
网格员作为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以服务为核心的理念深刻重塑了社会治理格局,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网格员早已从单纯的入户走访、信息采集、隐患排查等基础管理职能,升级成了“全科服务员”。以群众利益作为工作坐标,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紧贴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他们用实际的行动和担当,共同绘制出巴彦南路社区一幅幅基层治理的精美画卷,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景贡献着网格力量。
来源:环河街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