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民区辖1个镇、7个街道办事处、1个区域服务中心,5个行政村、65个社区,辖区居住人口44万人,其中流动人口占比45%。2023年,回民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全域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为抓手,深化党建引领民族团结示范品牌建设,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着力点放在加强基础、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上,努力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在辖区65个社区高标准建设“红石榴”驿站(零工驿站),致力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凝聚力、向心力,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打造“红石榴”驿站,搭建交往“连心链”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流动人口基数大、商户聚集区域,高标准打造“红石榴驿站”(零工驿站),为各族流动人员提供优质服务。二是强化阵地建设,驿站内配备桌椅、饮水壶、微波炉、充电设备、雨伞、医药箱等便民设施,摆放民族团结宣传册,在提供服务的同时普及民族团结知识、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构建辖区各族居民交往交流交融新平台,营造和谐良好社区环境。三是开设服务窗口,设立志愿服务岗,配备“红石榴”志愿者,发放便民服务卡,建立来访接待、首问责任、限时办结等制度,为前来办事的各族群众提供咨询、引导、协调等服务,对群众提出的困难和需求采取“一站受理、全科服务、精准帮扶”。
健全完善机制,打造交流合作的“连心锁”
一是健全完善“333”工作法,采用“三必清、三必谈、三必帮”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法,即对社区流动人口做到来源地清、暂住地址清、工作职业清;建立定期联系制度,每月进行一次电话交流,每季度进行一次见面谈话,每年组织一次联谊座谈,就业困难必帮、办理手续必帮、生活困难必帮。定期召开居民议事会、联谊会、恳谈会,了解民意、听取建议,实现各族群众共商共议、共建共治,让驿站成为社区凝聚人心的主阵地。二是明确职能职责,各社区建立健全“红石榴驿站”(零工驿站)运行机制、职能职责、组织架构,指定专人负责,从教育引领各族流动人口永远跟党走、民族团结共进步、关心关爱各民族困难群体等多角度出发,全面提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质效。三是完善流动人口台账,认真组织开展流动人口数据采集、登记、录入等工作,定期检查、动态维护,确保数据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同步建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记录、走访慰问记录、文体活动记录、矛盾纠纷调解记录等工作台账,动态掌握社区各族流动人员的基本情况及其困难和需求,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阵地活、制度实,为开展各项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四是实行就业创业帮扶机制,制定《个人求职登记表》《企业用工岗位需求表》,及时将失业、无业等流动人员纳入服务管理体系,通过“搭平台、建桥梁”促进就业创业信息双向对接,开设育婴、茶艺、烘焙等技能培训课程,帮助其掌握职业技能,增添就业创业信心,有效提高流动人员归属感。五是弘扬“北疆文化”,常态化开展故事会、诵读演讲、知识竞赛、美食品鉴、文艺汇演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活动,讲大家听得懂、看得懂的民族政策理论,让原本枯燥的理论课堂变得生动起来,在寓教于乐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创新交融、共同发展,让各民族流动人员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纽带更加牢固,爱党爱国爱大家庭的情感更加升华。
强化队伍建设,架起交融“连心桥”
一是建立“红石榴”志愿服务队,乡镇、街道牵头,发动企事业单位、商户、物业公司、辖区居民等力量,组建“红石榴”志愿服务队,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充分发挥志愿者价值引领、道德塑造、矛盾化解、民生服务等多种治理功能,经常性组织开展清理路面垃圾、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垃圾分类、维护市容市貌,引导各族群众自觉养成“民族团结你我共创 美好家园大家共享”的绿色生活理念,实现志愿服务与基层民族事务治理有机融合。二是建立乌兰牧骑文艺队,以中国传统节日为载体,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进小区、进公园、进学校广泛宣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述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举办“结对子”“手拉手”“心连心”联谊交往活动、交往交流交融“微活动”和建设“守望相助好家园”等活动,努力活跃辖区各族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提升文化自信,增强“五个认同”,积极营造良好的民族团结社会氛围。三是建立政策法规宣讲队伍,利用“两月一周”等关键节点,发挥新媒体平台作用,以“直通车”形式定期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政策培训、主题宣讲、普法宣传、各类讲座等活动,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在潜移默化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四是建立矛盾纠纷调解队,依托“12345”接诉即办平台,畅通居民反映问题的渠道,实行“天天进网格、情况全掌握”工作模式,定期组织人员深入居民住户、企业、商铺挨家挨户摸底调查,对于行动不便居民实行上门服务、跟踪服务,实现社区矛盾纠纷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反馈、第一时间解决,切实维护各族居民合法权益,做好各族群众的知心人、暖心人。五是建立基层治安联防队,社区干部、派出所警务人员、物业安保人员联合组建“联防小组”,建立立体化联勤巡防工作机制,日常协助公安机关开展巡逻防控、信息采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安全防范宣传等工作,遇有突发紧急状况,以最短时间、最大限度控制事态,有效促进各民族流动人口快速融入城市社区生活。
下一步,回民区将继续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伟大旗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以有形之魂、有感之举、有效之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立足多民族聚居实际,不断完善提升“红石榴”驿站(零工驿站)服务能力,不断拓展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广度和深度,加快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为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贡献力量。
来源:民族事务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