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 集约化站群导航

    旗县区

    • 土默特左旗
    • 托克托县
    • 和林县
    • 清水河县
    • 武川县
    • 新城区
    • 回民区
    • 玉泉区
    • 赛罕区

    委办局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局
    • 科学技术局
    • 工业和信息化局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局
    • 民政局
    • 司法局
    • 财政局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自然资源局
    • 生态环境局
    •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交通运输局
    • 水务局
    • 农牧局
    • 商务局
    • 文化旅游广电局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局
    • 应急管理局
    • 审计局
    • 外事办公室
    •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乡村振兴局
    • 医疗保障局
    • 信访局
    • 市城市管理局
    • 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
    • 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

    开发区

    • 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
    • 经济技术开发区
    • 和林格尔新区

    其他

    • 呼和浩特市地铁
  • 网站首页
  • 走进回民区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府数据
  • 互动交流
  • 网站首页
  • 走进回民区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府数据
  • 互动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要闻
喜报 | 莫尼山非遗小镇入选自治区级非遗旅游体验基地认定名单!
来源:魅力回民区发布日期:2023-03-27 10:47

莫尼山非遗小镇入选自治区级非遗旅游体验基地

做好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

近年来,莫尼山非遗小镇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旅融合。在软硬件设施、景区文化建设等方面下功夫,抓重点。以初心耕耘一方热土,以赤心传承一种文化。


“迫在眉睫”抢救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起,被媒体称为“露天博物馆”的莫尼山非遗小镇将非遗“活态传承”融情于景,让“非遗”自己讲述自己的故事。让传承人的生活依托非遗技艺有了一定的保障。也让游客近距离感受非遗、体验非遗。今天,已经有80多项非遗项目在这里落地生根。


非遗是莫尼山非遗小镇的文化源泉之一。我国广袤的大地上散落着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仅呼和浩特就有数百项,但散落在民间,又不断消失的非遗更是不知几何。作为非遗传承人的贾宏伟从自身出发,充分感受到了这一点。为了不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这样默默流逝,同时依托贾宏伟近年来搜集整理的非遗项目、非遗文物等等,莫尼山非遗小镇的内涵逐渐丰满。

从保护非遗到非遗+文旅的创新

如何让这些非遗“可感”“可玩”“可探”“可观”是莫尼山非遗小镇一直在做的。体验感、沉浸感是一个成功文旅产品必不可少的要素。近年来莫尼山非遗小镇通过氛围营造、文化场景布置,将景区打造成了既有古韵又有文化底蕴的特色小镇。

相继推出“非遗中国年”文旅节庆活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在莫尼山非遗小镇举办了一系列以非遗传承为核心的文旅节庆活动。

同时设计十大研学线路产品,让非遗成为研学实践必不可少的项目之一。

从探索到实践

2021年9月,在呼和浩特市妇联和自治区妇联的推荐下,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联合腾讯公益项目“天才妈妈梦想工坊”落户“青城布丝瑰手工产业项目基地”莫尼山非遗小镇,着眼特色文化传播、手工艺及非遗文化传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需求,凝聚巾帼力量,搭建行业平台。

2021年末,莫尼山艺术中心正式落成。同时小镇也获得了呼和浩特市技能大师工坊的称号。

2022年,莫尼山非遗小镇入选第一批“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名录” 非遗旅游景区以及全国农耕文化实践营地推荐名单(第一批)。

拓展非遗的现实功能

    2022年,莫尼山非遗小镇成为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在此之前,莫尼山非遗小镇已与全区数十家学校、美育机构达成“校企合作”非遗研培计划。旨在每年由非遗传承人进行授课。授课地点自选。可户外实践,也可走进校园。

让“非遗”进校园是近年来教育部门进行传统文化培养的重要一环。莫尼山非遗小镇依托多项非遗,下一步将与高校进行合作,共同打造实践基地、非遗文创设计基地、校外培训基地。

完善非遗的社会功能

近年来,莫尼山非遗小镇作为自治区众创空间、巾帼创业就业基地,不但更新了非遗旅游体验的形式,也让非遗造福周边乡村,带动了更多女性通过非遗就业。

2023年,莫尼山非遗小镇相继推出“陶瓷文化馆”“围炉煮茶”小院等体验项目。让源远流长的文化结合当下文旅场景,走进游客,让文化通过精细设计的文旅产品供给,真正做到润物无声。

不断强化非遗的体验感和参与感

2023年,莫尼山非遗小镇推出《茶路驼铃》实景剧。让游客可以走进历史、触摸历史、感受历史,感受传承与文化的魅力。

《茶路驼铃》

这是我国伟大经济体“万里茶道”沿途的触景生情,这是我国北部边地“旅蒙商人”浮生的悲欢离合,这也是近代三百余年南茶北运“苦尽甘来”的人生百态。山西祁县茶商常万达离乡背井,踏上万里征途,将神奇的“东方树叶”带到了内蒙古、外蒙古(今蒙古国)、俄罗斯乃至整个欧洲,在茫茫草原和浩瀚沙漠中与骆驼组成的运输大军生死相依,一路向北。男女爱慕之情,人驼共鸣之情,民族融合之情相互交织,感人至深。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人类共同的财富。非遗是活态的,是流动着的、传承着的文化。

只有守护好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扎根大地,仰望星空,传承好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守护的华夏精神,才能守护好我们下一代心底的那一份对家园,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主办: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新华西街49号 蒙ICP备11000611号
  • 蒙公网安备 15010302000451号 网站标识码:1501030002(建议您使用IE9及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网站)(积分统计查询)
  • 蒙古文版
  • 无障碍浏览
  • 长者模式
  • 新媒体矩阵
悬浮窗口
请使用CTRL+S保存网页

(Mac用户使用Command+S保存)

  • 用户登录
  • 集约化站群导航

    旗县区

    • 土默特左旗
    • 托克托县
    • 和林县
    • 清水河县
    • 武川县
    • 新城区
    • 回民区
    • 玉泉区
    • 赛罕区

    委办局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局
    • 科学技术局
    • 工业和信息化局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局
    • 民政局
    • 司法局
    • 财政局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自然资源局
    • 生态环境局
    •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交通运输局
    • 水务局
    • 农牧局
    • 商务局
    • 文化旅游广电局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局
    • 应急管理局
    • 审计局
    • 外事办公室
    •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乡村振兴局
    • 医疗保障局
    • 信访局
    • 市城市管理局
    • 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
    • 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

    开发区

    • 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
    • 经济技术开发区
    • 和林格尔新区

    其他

    • 呼和浩特市地铁
退出长辈版
回民区人民政府
  • 网站首页
  • 走进回民区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府数据
  • 互动交流
  • 用户登录
  • 集约化站群导航
    关闭

    旗县区

    • 土默特左旗
    • 托克托县
    • 和林县
    • 清水河县
    • 武川县
    • 新城区
    • 回民区
    • 玉泉区
    • 赛罕区

    委办局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教育局
    • 科学技术局
    • 工业和信息化局
    • 民族事务委员会
    • 公安局
    • 民政局
    • 司法局
    • 财政局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自然资源局
    • 生态环境局
    • 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交通运输局
    • 水务局
    • 农牧局
    • 商务局
    • 文化旅游广电局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退役军人事务局
    • 应急管理局
    • 审计局
    • 外事办公室
    •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体育局
    • 统计局
    • 林业和草原局
    • 国防动员办公室
    • 乡村振兴局
    • 医疗保障局
    • 信访局
    • 市城市管理局
    • 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
    • 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

    开发区

    • 呼和浩特综合保税区
    • 经济技术开发区
    • 和林格尔新区

    其他

    • 呼和浩特市地铁
回民区人民政府
  • 网站首页
  • 走进回民区
  • 政务动态
  • 政务公开
  • 政务服务
  • 政府数据
  • 互动交流
回民区人民政府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要闻
喜报 | 莫尼山非遗小镇入选自治区级非遗旅游体验基地认定名单!
发布日期:2023-03-27 10:47

莫尼山非遗小镇入选自治区级非遗旅游体验基地

做好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

近年来,莫尼山非遗小镇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旅融合。在软硬件设施、景区文化建设等方面下功夫,抓重点。以初心耕耘一方热土,以赤心传承一种文化。


“迫在眉睫”抢救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2018年起,被媒体称为“露天博物馆”的莫尼山非遗小镇将非遗“活态传承”融情于景,让“非遗”自己讲述自己的故事。让传承人的生活依托非遗技艺有了一定的保障。也让游客近距离感受非遗、体验非遗。今天,已经有80多项非遗项目在这里落地生根。


非遗是莫尼山非遗小镇的文化源泉之一。我国广袤的大地上散落着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仅呼和浩特就有数百项,但散落在民间,又不断消失的非遗更是不知几何。作为非遗传承人的贾宏伟从自身出发,充分感受到了这一点。为了不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这样默默流逝,同时依托贾宏伟近年来搜集整理的非遗项目、非遗文物等等,莫尼山非遗小镇的内涵逐渐丰满。

从保护非遗到非遗+文旅的创新

如何让这些非遗“可感”“可玩”“可探”“可观”是莫尼山非遗小镇一直在做的。体验感、沉浸感是一个成功文旅产品必不可少的要素。近年来莫尼山非遗小镇通过氛围营造、文化场景布置,将景区打造成了既有古韵又有文化底蕴的特色小镇。

相继推出“非遗中国年”文旅节庆活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在莫尼山非遗小镇举办了一系列以非遗传承为核心的文旅节庆活动。

同时设计十大研学线路产品,让非遗成为研学实践必不可少的项目之一。

从探索到实践

2021年9月,在呼和浩特市妇联和自治区妇联的推荐下,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联合腾讯公益项目“天才妈妈梦想工坊”落户“青城布丝瑰手工产业项目基地”莫尼山非遗小镇,着眼特色文化传播、手工艺及非遗文化传承等相关产业的发展需求,凝聚巾帼力量,搭建行业平台。

2021年末,莫尼山艺术中心正式落成。同时小镇也获得了呼和浩特市技能大师工坊的称号。

2022年,莫尼山非遗小镇入选第一批“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名录” 非遗旅游景区以及全国农耕文化实践营地推荐名单(第一批)。

拓展非遗的现实功能

    2022年,莫尼山非遗小镇成为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在此之前,莫尼山非遗小镇已与全区数十家学校、美育机构达成“校企合作”非遗研培计划。旨在每年由非遗传承人进行授课。授课地点自选。可户外实践,也可走进校园。

让“非遗”进校园是近年来教育部门进行传统文化培养的重要一环。莫尼山非遗小镇依托多项非遗,下一步将与高校进行合作,共同打造实践基地、非遗文创设计基地、校外培训基地。

完善非遗的社会功能

近年来,莫尼山非遗小镇作为自治区众创空间、巾帼创业就业基地,不但更新了非遗旅游体验的形式,也让非遗造福周边乡村,带动了更多女性通过非遗就业。

2023年,莫尼山非遗小镇相继推出“陶瓷文化馆”“围炉煮茶”小院等体验项目。让源远流长的文化结合当下文旅场景,走进游客,让文化通过精细设计的文旅产品供给,真正做到润物无声。

不断强化非遗的体验感和参与感

2023年,莫尼山非遗小镇推出《茶路驼铃》实景剧。让游客可以走进历史、触摸历史、感受历史,感受传承与文化的魅力。

《茶路驼铃》

这是我国伟大经济体“万里茶道”沿途的触景生情,这是我国北部边地“旅蒙商人”浮生的悲欢离合,这也是近代三百余年南茶北运“苦尽甘来”的人生百态。山西祁县茶商常万达离乡背井,踏上万里征途,将神奇的“东方树叶”带到了内蒙古、外蒙古(今蒙古国)、俄罗斯乃至整个欧洲,在茫茫草原和浩瀚沙漠中与骆驼组成的运输大军生死相依,一路向北。男女爱慕之情,人驼共鸣之情,民族融合之情相互交织,感人至深。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人类共同的财富。非遗是活态的,是流动着的、传承着的文化。

只有守护好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扎根大地,仰望星空,传承好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守护的华夏精神,才能守护好我们下一代心底的那一份对家园,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





来源:魅力回民区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 主办: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 蒙ICP备11000611号
  • 网站标识码:1501030002
  • 蒙公网安备 150103020004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