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我带家人来到了乌素图杏花谷。漫步在‘古风园林’内,既能感受独特的田园乡土韵味,又有现代元素,非常适合拍照留念,孩子和老人都特别开心。”市民王晓东说。
乌素图杏花谷位于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东乌素图村,是国家AAA景区。东乌素图村位于大青山南麓,被誉为“红杏遗村”,是呼和浩特市历史悠久的八大景之一。现有杏园3250亩,不同品种的杏树15.18万株,其中树龄70年以上的杏树有2万余株,百年古树500余株,村古杏树群平均树龄212年,树形各异,距今有400多年历史。2019年12月25日,东乌素图村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2020年8月26日,东乌素图村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2023年乌素图村古杏树群成功入选全国100个最美古树群。
“我们依托“杏花节”“杏福树下”大杏采摘节,开发了百年古榆树广场、乌素图杏花谷、千亩杏园等项目,更新了以胭脂红、新疆白杏、金太阳等为主的上百亩大杏品种,积极推动全域旅游开发,不断拓宽村民收入渠道。目前已形成以林果促采摘、以采摘促农家乐的休闲旅游产业群,共发展50余家农家乐,打造了以8.3公里村路为经络的旅游带。发展绿色农业、生态旅游,提速乡村振兴。今年,我们继续在‘田园+生态+旅游’模式上做文章,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生态体验农业,实现农业效益、农民收入、农村环境三提升。”回民区东乌素图村驻村第一书记张月朋说。
作为以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远近闻名的农业乡镇,东乌素图村依托自身资源优势,杏产业实现了特色化、规模化发展。一年一度的“杏花节”和“采摘节”正是回民区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乡村振兴而精心打造的一场绿色生态旅游“盛宴”。
近年来,回民区紧紧把握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激活旅游产业要素,依托当地的本土文化、好山好水和乡村生态优势,走出了一条以乡村旅游带动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以特色农产品和乡村文化为媒,2023年,回民区农文旅融合塑造新优势。完成大青山前坡全域规划设计,改造升级东乌素图村,打造了幸福泉、古树广场等4处网红景点。盘活140亩古杏园打造杏花谷,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推出6条精品旅游线路,举办了杏花节、采摘节等活动,一村一品、串珠成线、连线成面的农文旅产业发展局面初步形成。乌素图古杏树群入选“全国100个最美古树群”,莫尼山非遗小镇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和“首批自治区级非遗特色村镇”,攸攸板镇、东乌素图村、一间房村分别获评“自治区乡村旅游重点镇”“自治区农文旅融合示范村”“自治区乡村旅游重点村”。
今年,回民区将聚焦文旅产业融合发展,重点围绕“一横两纵三片区”优化布局,沿生态路两侧,盘活毫赖沟村44处空置院落和1300亩园地,引进华树民宿和枫林渡等项目,打造空心村治理示范样板,规划西乌素图村艺术中心,筹办首届大地艺术节,推动乌素图杏花谷申报国家4A级旅游景区。沿呼武公路两侧,推动数智草莓植物工厂等3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规划建设海洋公园,整合莫尼山非遗小镇周边27个院落,打造非遗文化和特色餐饮相融合的“内蒙古味道”美食街,完成井尔梁生物多样性报告,编制高山草原旅游规划。沿乌素图河两岸,盘活水乐园项目,推动温泉酒店等项目落地开工。同时,突出重点建设和美乡村。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打造2个乡村治理示范村,改造毫赖沟旧村乡道等3条农村道路。依托土流中心盘活农村闲置土地,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引进爱拉生物公司建设东乌素图村五彩小菊研发基地,打造“杏福树下”区域公共品牌。攸攸板镇和段家窑村申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村”,东乌素图村申报“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春赏花、夏采摘、秋观叶、冬玩雪……依托“田园+生态+旅游”业态,回民区乡村旅游四季兴旺,红红火火。旅游,正逐渐成为回民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助力乡村探索出一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发展之路。
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