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回民区宽巷子美食街在充分利用良好的业态环境和多元民族文化等优势的基础上,采取拓展旅游空间、传承美食文化、完善旅游服务、强化宣传媒介等举措,促进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浓厚氛围。
拓展旅游空间,构建“三交”新格局。当前,各族群众的旅游消费正从景点观光向休闲度假、深度体验转变,与此相伴的是旅游活动空间不再局限于封闭的景区,而是走向更加开放的自由空间。回民区宽巷子美食街积极创造、搭建各类平台,营造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互嵌式旅游环境。
硬件提升街景品质,使其成为具有青城记忆的特色饮食文化网红街。宽巷子美食街楼体外立面全方位打造,突出中国风主题,体现文化内涵,兼顾区域风貌及时尚靓丽的现代感;对沿街商户的门头牌匾和宣传招牌进行规划重塑,使其呈现出各具特色、高低错落、凸凹有致,且凸显个性化和品牌形象的面貌,给人醒目“惹眼”的视觉冲击和与众不同的感觉,完美展现提升改造工程一大亮点。同时,设置具有地域特点和文化内涵的网红打卡地标,集青城文化、儿时味道、文创展示等主题小品,增加互动体验,提升游客体验感;对道路等基础设施进行科学规划和集中施工,并实施立体亮化工程;对旧城北门烧烤街两侧道路封闭,改为步行街,建设星光天幕,增设露天摊位,打造成四季户外休闲娱乐网红打卡新地。
传承美食文化,培育“三交”新优势。品目繁多的传统风味食品总能让人停下脚步满载而归,承载着青城数代人记忆深处的味道,传递着祖辈美食制作的精湛手艺。非物质文化遗产“茶汤”作为我国民间的传统食品,最早出现在明朝,茶汤的原料是糜子面,用镶嵌着一条龙的铜壶加入开水冲制,清朝传入民间,随着近代“丝茶驼道”贸易的发展,茶汤生长扎根于当地各族民众生活,成为这里民俗风情的一种表现方式和饮食文化。著名的老字号和知名店面基本都集中于此,百年以上“老字号”万盛永酱牛肉店,50年到100年“老字号”铁兆义肉食店、王记元宵店,20年至50年“老字号”德广园干货店、惠德和蛋糕店、星月糕点店、慧文饼屋、润兵焙子店、马林干货店、赵三忠熏鸡店、超仁熟食店、马占光牛肉干店、海记牛羊肉店、沙大牛羊肉店;同时,油香、馓子、麻叶、麻花、元宵、粽子、酱肉、熏鸡、稍麦、杂碎等以及应季时令食品枣糕、凉糕、冰镇奶酪、稀果子干儿等应有尽有。
如今,宽巷子美食街丰富起来的新业态和打造的文旅新产品契合了各族游客对旅游和美食的新期待,众多休闲、餐饮、购物、娱乐、体验以及有着更大拓展空间的定制化产品和服务等为宽巷子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以旅促融、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呈现具象化、立体化、动态化,在旅游中增进“五个认同”,从而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
完善旅游服务,增强“三交”吸引力。旅游服务事关旅游感受,为此,回民区宽巷子美食街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街巷”,提升旅游感受、增强吸引力,让游客慢下来、留下来、交流起来。
宽巷子美食街商户成立旧城宽巷子商会,整合美食品牌资源,在良性中循环、在有序中竞争、在持续中发展,同时参与到扶贫帮困、回馈社会的公益事业,共同举办“美食年货节”“美食品鉴促销”等带货活动,有效推动特色美食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为实现资源整合、食品安全、城市管理、对外宣传、服务社会等功能的提升,也为全面开启更有文化内涵、更能体现民族团结特色的品牌打下扎实基础。经市商务局全力推动申报,全国首条大众点评美食街落户回民区宽巷子美食街。大众点评美食街是依托大众点评平台海量用户评价和浏览数据,推荐消费者“值得去”的美食街区,也是城市特色美食文化的推荐官。这项荣誉不仅为宽巷子美食街各族商户经营提供了新机遇,也为广大区内外各族游客带来了新体验,更为我市“必吃榜”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性促消费活动,宽巷子品类繁多的传统风味食品和历史文化底蕴进一步推广,线上线下助力呼和浩特引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强化宣传媒介,赋予“三交”新内涵。回民区宽巷子历史文化悠久。其最早起源于清康熙帝亲征噶尔丹凯旋归化城驻营路时途经的“和合桥”,寓民族团结和睦相处之意。宽巷子在旧城有二,一在旧城北门外、一在旧城南门外,民国二十年(1931年)命名。最宽的当数城南宽巷子,论知名度属城北如今回民区的宽巷子,1956年置地名街巷时因二巷重名,便把城南宽巷子称为南茶坊宽巷子,城北宽巷子也就是众所周知的“宽巷子美食街”。回民区宽巷子商旅文化浓厚。归化城旧城北门外的商号经常悬挂着这样一副对联“南迎里府客,北接外番财”,从中可以看到当时这座边塞古城贸易繁荣的景象。归化城商业中流传的顺口溜印证了旧城宽巷子的经商历史,“桥牙子、皮贩子、大白焙子、肉案子”,其概括了经营的行业分别是牲畜业、皮毛业、饮食业和肉食加工业。明朝末年归化城的驼运业就已产生,并与商贸业融为一体。归化城在清朝就是对蒙贸易的中心之一,民国开通为商埠,京、津内地与西北、外蒙往来的货物就是从这里出入转运。近代“丝茶驼道”的发展和商业贸易的繁荣,归化城驼运业起到巨大的作用,如旅蒙商“大盛魁”和回族驼队大户曹家“德厚堂”最为突出。旧城宽巷子作为商道上的贸易集散地和各民族的聚居区,其对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活跃内地与边疆的经济、加强中蒙俄之间的联系有重要影响,同时也展现了商户们“乐商坚韧、义利互济”的精神风貌。
回民区宽巷子美食街把文明起源实证、民族交融历史、中华文化内涵打磨融入街巷介绍词和讲解词;通过制作景观小品、标识标牌、播放宣传片等方式把民族团结进步的理念实体化、形象化。通过深度体验和多样宣传,释放街巷的内核张力和开放活力,以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分享式的做法,让游客切身感受当地人文气息和民风民俗,讲好自古以来各民族“三交”的故事。为发挥各民族共享的节庆活动对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作用,回民区宽巷子围绕“我们的节日”主题,办好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精品节庆活动,充分挖掘传统节日中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渊源,讲好中华民族大团结故事,坚定各族群众“五个认同”。
下一步,回民区宽巷子美食街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赋能文旅融合发展,有力推动文化业态与旅游业态全链条深度融合,释放发展新动能,持续在“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打造文体旅游新名片、狠抓文旅融合发展”上下功夫,立足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以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通讯员:穆瑶)
来源:魅力回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