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法治政府建设任务部署,扎实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坚持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市场监管各项工作。现将回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法治政府建设职责
自觉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法治政府建设是市场监管工作的重要生命线,按照区委、区政府《法治回民区建设规划(2022—2025年)》《回民区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关于印发〈回民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印发了《回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贯彻落实〈回民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以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工作为契机,把法治建设工作摆上重要突出位置抓好落实。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召开党组会议、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组织专题学习,牢牢把握法治市场监管建设的正确方向。
将法治政府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扎实推进。明确法规股作为专门法制机构承担本部门法治政府建设相关工作,牵头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落实,组织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会议,开展案卷评查、行刑衔接工作,不断提高案件办理质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二、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一)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全面落实权责清单、负面清单制度
为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执法下沉改革工作,2021年7月回民区市场局已将公司登记等7项审批职权划转回民区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局。
严格执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依法做好市场准入工作。在内蒙古自治区政务服务平台公示本级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公示办理程序、流程、指南、时限等资料。行政许可事项准入实现全程电子化审批,涉及食品经营的实现一网办理。
(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完善“双随机、一公开”制度
加大推进信用分类差异化监管力度,将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有机结合,对不同信用风险等级的主体,实施差异化抽查,做到“无事不扰”“有事必查”。制定回民区市场监管领域“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计划及回民区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计划,涉及食品、网络、特种设备等行业抽查事项共80项,实现了市场监管领域部门全覆盖。2021年录入协同监管平台市场主体47971户,执法检查人员114人,建立抽查事项清单1629项,2021年共制定抽查计划任务40次、抽查市场主体848户。跨部门联合抽查1次,抽查市场主体13户。2022年回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录入协同监管平台市场主体44041户,执法检查人员109人,承接上级部门抽查事项清单104条。制定本部门“双随机、一公开”抽查计划任务24次,抽查市场主体749户;开展跨部门联合抽查11次,检查结果全部录入协同监管平台,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及时公示、通报抽查情况和抽查结果。2023年制定《关于印发2023年回民区市场局“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工作方案的通知》,抽查市场主体数量不少于主管行业的5%,食品生产、医疗器械抽查比例不少于50%,食品餐饮行业不少于30%,特种设备行业要求全覆盖。
(三)认真开展公平竞争审查
对新出台的政策措施,对照审查标准严格遵循《公平竞争审查流程》,规范填写《公平竞争审查表》,完善相应台账,做到未进行公平竞争审查或者违反公平竞争审查标准的政策措施一律不得出台,并将此项工作作为常态化任务常抓不懈。2022年调整公平竞争审查局际联席会议主召集人及成员单位,成员单位数量由2019年的16个增加到18个。2022年全区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共清理各类文件552件,其中不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文件488件,共梳理存量文件661件。2022年成员单位内部学习2次,参加人数84人次。公平竞争审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成员单位开展第二季度业务培训1次,14个成员单位的具体业务工作人员参加培训。2023年上半年,回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本单位干部职工进行2次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培训,回民区公平竞争审查局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各成员单位开展1次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培训,召开1次回民区公平竞争审查工作局联席会议。
三、严格规范公正文明行政执法
(一)加大食品药品领域执法力度
回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校园专项检查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守查保”专项整治行动,深入辖区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堂、校外托管机构及校园周边餐饮服务单位,积极推动落实学校食品安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严查严控严防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确保校园食品安全。
每年春秋开学季,组织开展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堂、校外托管机构及校园周边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执法人员重点查看学校食堂环境卫生、原料采购查验等情况,落实食品安全各项制度,增强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意识。
2021年开展各类专项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2278人次,检查校园及其周边食品经营户160户次、各类食品经营商户498户次、保健食品经营主体581家次。2022年开展各类专项检查,出动执法人员2046人次,共检查农贸市场5家、食品流通经营商户650户次(包括校园周边食品经销130户次)、生产主体80户次、餐饮服务主体293户次,对15户索证索票、进货记录不全的商户下达整改意见书。2023年上半年,开展食品流通环节重点时段专项整治工作,一是开展2023年“元旦、春节”期间食品流通环节专项整治工作,共出动执法检查人员408人次;二是开展“五一”节日期间流通环节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共出动执法检查人员320人次;三是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共出动执法车辆45车次,出动执法人员132人次。
回民区市场局开展药品重点领域专项检查,成立回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组织召开工作部署会议,推进专项行动有序开展。重点检查销售使用假劣药品、无证经营药品或者非法渠道购进使用药品、非药品冒充药品、严重违反《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违法回收药品、违反规定储存运输疫苗、医疗机构违反规定储存使用药品等行为。2021年共查处药品违法案件6起。2022年共检查零售药店684家次,医疗机构96家次,查处药品违法案件21起。2023年上半年,共检查药品经营企业577家次,使用单位143家次,查处药品违法案件10起。
(二)做好“柔性执法”“行刑衔接”工作
制定了《回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推行柔性执法工作计划》,对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或者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办案部门灵活采取建议教育、劝导提示、警示告诫、行政约谈等措施,用好《行政建议书》《行政告诫书》《行政约谈记录》等柔性执法文书,着力督促市场主体加强自律意识,教育引导市场主体在合理期限内改正违法行为,依法合规开展生产经营活动。2021年约谈30余家(次),涉及网络餐饮、小饭桌、外卖、健身药店等;2022年约谈单位/个人共70余家(次),主要针对餐饮经营、“三无”产品、特种设备等方面开展约谈,其中约谈餐饮经营行业主体30余家、特种设备行业主体20余家。2023上半年,开展行政告诫会2次,行政约谈3次、行政指导1次。
严格执行自治区“四张清单”相关要求,特别是《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清单(2022版)》及《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2022版)》。在日常检查工作中,对于无主观故意的轻微违法行为,原则上以教育为主,引导辖区内市场主体立行立改,守法经营。在办案过程中,对于抽检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中,对能提供明确来源渠道,无主观故意且履行查验义务的经营者依法免于处罚。
加强“两法衔接”,实现刑事处罚与行政处罚无缝对接。提高涉刑食品药品案件移送、信息反馈、协作打击的效能,避免有案不移、有案不查、以罚代刑等情况发生,强化食品药品监管执法合力,严厉打击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在市场监管案件查办中,严格执行《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等有关规定,对符合移送的案件第一时间移送。
健全线索通报和协同办案机制,在执法办案时发现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及时协调公安机关派员提前介入侦查,利用公安机关在刑事侦查手段等方面的作用和优势以及市场监管部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手段,加强协作,优势互补,联合打击违法犯罪行为。2021—2023年共移送案件10件,有力打击了违法犯罪行为,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三)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助推市场监管执法工作。
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按照“谁执法、谁公开”原则,及时、主动公开行政执法信息。落实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在执法过程中主动亮明身份,采取文字记录、拍照、音像记录等方式对执法程序启动、调查取证、处罚决定、送达执行等全过程实现留痕和可追溯。落实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全局各执法办案机构办理的普通程序行政处罚案件必须全部经过案件核审或法制审核,促进依法行政和依法执法规范运行。
(四)深化权力制约,完善行政执法监督机制
法规股配置法制审核人员3名。在案件核审过程中,始终坚持严把案件审核关。严格按照案件质量评查标准和“一案一记录、有错必纠”的核审原则,杜绝出现“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定性错误、程序违法、处罚不当”以及执法粗糙、简单、含糊的行政处罚案件。2021年审核一般程序行政处罚案件456件;2022年审核一般程序行政处罚案件212件;2023年上半年共审核一般程序行政处罚案件73件。
2022年案卷评查共收集案卷205份,开展的案卷评查共63份,评选优秀案例2例。2023年我局印发了《回民区市场局关于开展2023年度案卷评查工作的通知》,对已办结的行政处罚案件242件进行案卷评查,对17个执法部门的75卷行政执法案卷进行了集中抽调评查,评查结束后形成评查结果通报,以案促改。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严格落实告知制度,依法保障行政相对人陈述、申辩、提出听证申请等权利。
(五)加强法治宣传和培训,努力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根据《回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推进“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计划》,制定了普法责任清单,各股室依职能开展各类主题宣传活动,通过食品安全宣传周、药品安全宣传月、计量月、安全生产月等专项活动,利用互联网与线下结合的方式,向社会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特种设备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化妆品安全知识》等相关法律法规,张贴海报、发放普法资料,接待群众咨询、处理相关投诉。
四、存在问题
(一)法治宣传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还需进一步提高。宣传形式较单一,共治氛围不浓厚。在法律普及方面,形式还需多样化,内容还不够丰富。法治宣传力度仍有待加强,尤其是随着商事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群众和企业认知跟不上改革步伐。
(二)人事不匹配,基层市场监管执法力不从心。市场监管工作量大、面广,职能较多,执法任务较为繁重,但执法人员相对不足,执法队伍年龄结构日趋老化,行政执法工作开展受到限制。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扎实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
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习近平法治思想统领法治市场监管建设各项工作。强化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党政主要负责人要认真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协调推动法治建设各项工作,以法治建设绩效考评等为抓手,将各项法治建设工作任务落地落实落到位。
(二)全面推进市场监管职责依法履职
全面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市场监管职责,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行信用监管、智慧监管、重点监管、社会化监管。加强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人身健康和财产安全。
(三)深入推进法治宣传教育
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深化市场监管领域法治宣传,强化精准普法、智慧普法、以案释法,积极营造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2023年7月17日
来源:回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